查看原文
其他

大数据解析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交通图景

中规院深圳分院 城PLUS 2022-07-03


通勤出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环节。2020年、2021年中规院牵头发布《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》,通勤距离、通勤时间等反映市民出行体验的指标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,引发了共鸣。


2021年6月,中规院重磅发布《粤港澳大湾区通勤监测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借助互联网地图位置服务数据,构建六大通勤指标对大湾区11个城市、66个区县、630个镇街进行评估,从多维度、多视角认识大湾区通勤特征。



01


  如何描述大湾区交通?

 建立核心通勤指标 


六大通勤指标分别从通勤半径、通勤距离、空间匹配、幸福通勤、公共交通服务轨道覆盖的角度,评估通勤特征和服务水平,分别形成城市榜单和区县榜单。

 

  1.1   通勤半径


根据地区居住人口就业地分布、就业人口居住地分布计算覆盖90%通勤人口的居住或就业分布的空间椭圆,椭圆长轴半径定义为地区的通勤半径。



  1.2   通勤距离


基于互联网地图API计算的栅格OD间的路网最短路径距离,直线距离2.5千米内采用骑行方式路网距离,2.5千米以上采用小汽车方式路网距离。



  1.3   空间匹配


基于现状居住和就业空间分布,不考虑就业差异与偏好选择,按照全社会总通勤距离最小原则重新计算职住对应关系,获得理论最优通勤距离。实际平均通勤距离中超过理论最优通勤距离的比例为过剩通勤率,该指标用于表征实际职住空间分布与理论最优分布之间的偏差水平。



  1.4   幸福通勤


通勤距离小于5公里的通勤人口比例。5公里代表了居民选择慢行出行的阈值,5公里以内的通勤距离将使通勤方式更趋多样化,绿色出行比例(步行、自行车、公共交通)也更高。



  1.5   公共交通服务


公共交通方式包含轨道、常规公交以及多种公交方式之间的组合换乘,出行时耗包含步行接驳时间、候车时间、乘车时间以及换乘步行时间。以公共交通45分钟服务覆盖通勤人口比重来表征系统的服务水平。



  1.6   轨道服务覆盖


通勤人口中,居住地和就业地均位于轨道站点1000米范围内的比重。该指标用于轨道线网布局与通勤需求的匹配关系。



总体而言,大湾区各区县通勤指标差异显著,通勤半径、职住分离度、平均通勤距离等指标最高值是最低值的2-3倍。


广、深两地通勤量大。

通勤人口热力分析图


东莞平均通勤距离最长。


江门幸福通勤占比最高。


香港轨道覆盖通勤人口比重远高于其他城市。


02


 大湾区有哪些典型通勤特征与趋势?

 基于现实的四个未来交通图景 

 

基于指标分析,可归纳湾区典型出行特征: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活力、创新、绿色、流动的世界级城市群。


  2.1   活力的湾区

——后疫情时代通勤特征


| 就业人口总体恢复80%以上

新冠疫情后珠三角九市就业人口规模已恢复80%以上,港、澳受疫情影响较大。深圳、东莞是就业人口恢复比例最高的城市,达90%以上,体现出对劳动力的强吸引作用。区县层面,珠江东岸大部分区县、珠海金湾、广州南沙、肇庆鼎湖、中山东部组团恢复率较高。


大湾区各区县疫情后就业人口恢复情况


| 跨市和长距离通勤量下降显著

从通勤结构变化来看,疫情对长距离通勤影响相对明显,跨市通勤、5公里以上通勤占比均有所下降。

 

 

  2.2   创新的湾区

————创新行业人群通勤特征


大湾区典型创新地区主要分布在穗、莞、深三地。



| 深圳高新区:“强”

深圳高新区平均通勤距离最长、通勤半径较长,是辐射力强的就业中心;


| 东莞松山湖-生态园:“大”

东莞松山湖-生态园地区通勤半径最大,与深圳坂田存在“点状、跳跃式“的通勤联系;


| 广州科学城:“短”

广州科学城、琶洲创新区通勤距离最短,低于广州主城区水平。


湾区典型创新地区就业人口居住地分布热力图 

 

  2.3   绿色的湾区

——通勤与碳排放


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为建筑耗能、工业生产、城市交通等方面,其中交通碳排放占30%左右,而通勤碳排放是交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。

 

| 港澳率先走向低碳通勤,广深等城市仍处于高碳通勤模式

广州、深圳通勤碳排放总量与人均碳排放量在大湾区内均为最多,其总量超过大湾区的50%;

港澳人均通勤碳排放量在湾区城市中最低。


>>点击图片,可放大查看


| 大湾区边界区县人均通勤碳排放量较高

人均通勤碳排放较多的区县主要位于边界地区,例如深圳大鹏新区、广州南沙区、珠海金湾区等。人均通勤碳排放较少的区县主要位于香港、澳门和部分城市交界地区,例如深、莞边界,中、佛边界等。


大湾区区县人均交通通勤碳排放量分布


职住分离度、通勤距离、公共交通服务是影响通勤碳排放的主要因素。

发达的公共交通,是人口稠密地区保持低碳通勤的主要原因之一。澳门半岛、香港九龙、香港岛等属于高密度低碳排地区,主要特征为空间建设集约、公共交通发达,具有紧凑发展的特征。


职住分离度和通勤距离,是影响珠三角相对低密度地区通勤碳排放水平的重要原因。中山西北组团、江门恩平市等属于低密度的低碳排地区,主要归功于较低的职住分离度和短通勤距离;深圳大鹏新区、广州南沙区、珠海金湾区等属于低密度高碳排类,主要原因在于长通勤距离和高职住分离度。


>>点击图片,可放大查看

 

  2.4   流动的湾区

——跨市通勤特征


| 跨界通勤集群现象普遍


以街镇间的通勤联系强度和紧密程度作为依据,划分通勤集群。跨界通勤集群现象较普遍,主要位于广-佛、深-莞、深-惠、莞-惠、珠-中边界。


2020年通勤集群划分图
注:相同颜色的相邻街镇为同一通勤集群

| 跨市通勤总体分布:广-佛、深-莞联系紧密

大湾区跨市通勤联系紧密,其中广州-佛山之间跨市通勤量高居榜首,其次是东莞-深圳、惠州-深圳。密切的通勤联系背后体现的是各城市在产业、经济方面的分工与协作。


镇街就业人口跨市通勤距离统计


| 跨市通勤分类分析

大湾区跨市通勤空间分布特征存在差异,可分为“中心区-中心区”、“边界地区-边界地区”两种典型特征。


类型1:中心区-中心区

广州-佛山、广州-深圳之间呈现“中心区-中心区”为主的通勤联系特征。


>>左右滑动查看
广州居住-佛山就业人群分布,佛山居住-广州就业人群分布


>>左右滑动查看

深圳居住-广州就业人群分布,广州居住-深圳就业人群分布


类型2:边界地区-边界地区

深圳-东莞、深圳-惠州之间跨城市边界通勤联系紧密,形成了连绵的跨市通勤集聚地带。


>>左右滑动查看
东莞/惠州居住-深圳就业人群分布,深圳居住-东莞/惠州就业人群分布


通勤,是一个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。我们力争通过大数据分析,客观呈现典型通勤特征,未来也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一起努力,为大湾区“高效”通勤、“幸福”通勤献策出力。


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论坛会议报名


自2017年以来,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(原广东省城市规划协会)、香港规划师学会、澳门城市规划学会共同主办的“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论坛”已成功举办多届。今年,我们希望能在往届论坛的共识基础上,从绿色低碳发展的视角切入,深入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转型之路——通过对绿色低碳和空间规划等相关领域最前沿的学术与实践交流,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继续引领我国城乡发展向绿色低碳方向深度转型。


2021年9月11日,以“绿色低碳视角下的湾区空间转型”为主题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论坛将以线上会议直播的形式举行。我们将邀请来自粤港澳三地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,围绕上述主题进行上午的五个主旨演讲和嘉宾对话,并在下午通过三个平行分论坛,分别就“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与路径”、“大湾区空间转型与规划创新”、“大湾区水系统规划和治理创新”三个专题方向展开精彩的专题报告与交流研讨。


点击图片,扫描文中二维码即可报名,报名截止时间延长到9月8日24:00。报名成功后,直播链接将发送至您报名时填写的手机 / 邮箱中。

……


数据说明:
  • 报告依托互联网地图位置服务数据,以250米栅格尺度获得的居住地、就业地聚合信息,形成通勤OD。在栅格基础上开展通勤距离、公交时耗、碳排放、轨道站点覆盖率等指标计算。
  • 报告使用数据时间为2020年11月和2019年11月两个时段,涉及疫情前通勤特征分析的采用的是2019年11月的数据,其他均为2020年11月数据。报告中数据未经扩样,因此涉及规模的指标均转化为标准化计算结果供横向对比。
  • 本报告中所有图纸,均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审图号为GS(2019)4342号的标准地图制作,底图要素无修改。
  • 相关数据处理各环节均匿名化,各环节及输出均不涉及个体隐私。

《粤港澳大湾区通勤监测报告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、中规院深圳分院、中规院交通分院联合发布。项目主管:戴继锋深圳分院项目组成员:李鑫、孙文勇、张文娜、平少华、程崴知、刘行等
相关阅读:

粤港澳大湾区碳中和年度研究报告

粤港澳大湾区: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巨型都市网络

大数据观测大湾区:粤港澳大湾区指数发布


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

关注城PLUS

 

感谢阅读 | 分享

联系我们

请在微信后留言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